(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
十月二十二夜同方寺丞宿瀑庵讀劉賓客集①
坐對遺篇忘漏盡,手遮殘燭怕風吹。
森嚴似聽元戎令,機警如看國手棋。
千載愚溪相對壘,未應地下友微之②。
【注】①劉賓客:唐朝文學家劉禹錫,字夢得,曾做太子賓客。②愚溪:原名冉溪,柳宗元被貶官永州,曾住溪畔,改名愚溪,這里代指柳宗元。歷史上柳宗元、劉禹錫并稱\“柳劉微之,唐代詩人元稹,字微之。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首詩以瀑山落葉簌簌飄零的景象開篇,營造霜寒夜的讀書環境,給人蕭瑟之感。
B.與友人展卷共讀劉禹錫詩,詩人因為有這樣優秀的本家詩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C.劉夢得詩布局謹嚴、詩思敏銳,讀之如看元帥調兵、國手對弈,森嚴而機鋒敏捷。
D.千年以來仍不忘與柳宗元一較高下,“相對壘”表現了劉禹錫詩歌創作的進取態度。
15.詩的頷聯描寫了一幅怎樣的情景?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6分)
答案:
14.D
15.參考答案∶第一問∶頷聯描寫了一幅廢寢夜讀的情景,詩人與方寺丞共同沉醉于劉夢得詩中,忘了時間、手遮殘燭、專心致志。
第二問∶這一聯緊扣詩題,直接描摹(再現)夜讀情景,有利于突出詩人對劉夢得的喜愛之情。【評分說明】本小題共6分。第一問3分,點出\“夜讀\“情景,1分;對夜讀情景能結合詩句進行描摹,2分。第二問3分,從詩題、詩句、主題情感等方面分別作答,一點1分。主觀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