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
金·元好問
郁郁羈懷不易開,更堪寥落動凄哀。
華胥夢破青山在,梁甫吟成白發(fā)催。
秋意漸隨林影薄,曉寒都逐雁聲來。
并州舊日風聲惡,悵望鄉(xiāng)書早晚回。
(注)詩寫于蒙古軍攻占山西,作者從三鄉(xiāng)移居登封后。華胥夢,黃帝白天寢睡,夢游華胥國,其間沒有統(tǒng)治者,人民沒有嗜好,沒有愛憎,沒有利害。
17.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的首句用疊聲詞“郁郁”領起,既表達了作者郁悶的心情,也為整首詩奠定了沉郁的感情基調。
B.詩人運用“華胥夢”和“梁甫吟”兩個典故,表達了美夢破碎,悲苦凄切的感情。
C.頸聯(lián)從視覺、聽覺兩個角度來寫景,通過深秋林子里微薄的影子以及秋晨飛雁的叫聲,營造一種清新卻又喧鬧快樂的氣氛。
D.聯(lián)系寫作背景,可以理解詩人遠離家鄉(xiāng),孤單寂寞的心情。
18.結合詩句,簡析本詩是如何抒情的?(6分)
答案:
17.CC項,“營造一種清新卻又喧鬧快樂的氣氛”分析錯誤,正確的理解應是:營造一種凄清的氣氛,表達詩人悲苦的心情。
18.用典:詩人借黃帝夢游華胥國及《梁甫吟》的典故,抒發(fā)離亂之苦;
借景抒情:秋意漸濃,木葉脫落,樹林影疏,破曉寒風吹來陣陣雁聲,渲染凄涼氛圍,表達離亂之悲;
直抒胸臆:詩開篇用“郁郁羈懷”“寥落”,結句用“悵”直接抒發(fā)思鄉(xiāng)與悲時之痛。(每條2分)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