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路傍一株梅,年年花發黃云下。
昭君已歿漢使回,前后征人惟系馬。
日夜風吹滿隴頭,還隨隴水東西流。
此花若近長安路,九衢年少無攀處。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兩句“天山路傍”“黃云下”描寫梅樹的生長環境,寫出塞上梅樹的寂寥。
B.和親的王昭君已經去世,出使的漢使已經返回,從此這株梅花就沒人為它駐足停留。
C.詩人對塞上梅樹沒有生長在長安這種熱鬧地方而被世人隨便采擷感到慶幸。
D.這首詩在描寫梅花時遺貌取神,意在言外,將梅花神韻形象地傳遞出來。
2、請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簡要賞析詩歌的五、六兩句。
答案:
1、B“就沒人為它駐足停留“錯誤,第四句“前后征人惟系馬”說明還有征人們會駐足這里。
2、①時間上,“日夜”突出時間的持續,寫梅花在塞外每天都被風吹,表現了梅花生存環境的惡劣。②空間上,寫梅花落滿“隴頭”,隨著“隴水”向東向西漂流,充滿了悲涼之感。③詩人借寫梅花的遭遇,表達了其對梅花的同情。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