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陰所至為撓動,為迎隨;少陰所至為高明,焰為曛;太陰所至為沉陰,為白埃,為晦暝;少陽所至為光顯,為彤云,為曛;陽明所至為煙埃,為霜,為勁切,為凄鳴;太陽所至為剛固,為堅芒,為立;令行之常也。
關鍵詞: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經大論篇
厥陰風木之氣至,為物體擾動,為隨風往來;少陰君火之氣至,為火焰高明,為空中有黃赤之氣色;太陰濕土之氣至,為陰氣沉滯,為白色塵埃,為晦暗不明;少陽相火之氣至,為虹電等光顯,為赤色之云,為空中有黃赤之色;陽明燥金之氣至,為煙塵,為霜凍,為剛勁急切,為凄慘之聲;太陽寒水之氣至,為堅硬,為鋒利,為挺立。這是六氣行令的一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