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曰:天氣不足,地氣隨之,地氣不足,天氣從之,運居其中而常先也。惡所不勝,歸所同和,隨運歸從而生其病也。故上勝則天氣降而下,下勝則地氣遷而上,多少而差其分,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則位易氣交易,則大變生而病作矣。《大要》曰:甚紀五分,微紀七分,其差可見,此之謂也。
關鍵詞: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經大論篇
岐伯說:司天之氣不足時,在泉之氣隨之上遷,在泉之氣不足時,司天之氣從之下降,歲運之氣居于中間,若在泉之氣上遷則運氣先上遷,司天之氣下降則運氣先下降,所以歲運之氣的遷降,常在司天在泉之先。歲運不勝司天在泉之氣時則相惡,歲運與司天在泉之氣相和時,則同歸其化,隨著歲運與司天在泉之氣所歸從,而發生各種不同的病變。所以司天之氣太過時,則天氣下降,在泉之氣太過時,則地氣上遷,上遷下降的多少,隨著天地之氣勝之多少,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氣微則差異小,氣甚則差異大,甚則可以改變氣交的時位,氣交時位改變時則有大的變化,疾病就要發作。《大要》上說:差異大的有五分,差異小的有七分,這種差異就表現出來了。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