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復得其往,氣出于腦,即不邪干。氣出于腦,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將入于疫室,先想青氣自肝而出,左行于東,化作林木;次想白氣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氣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氣自腎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黃氣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氣護身之畢,以想頭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又一法,于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之。又一法,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藥泄汗。又一法,小金丹方:辰砂二兩,水磨雄黃一兩,葉子雌黃一兩,紫金半兩,同入合中,外固,了地一尺筑地實,不用爐,不須藥制,用火二十斤煅了也;七日終,候冷七日取,次日出合子埋藥地中,七日取出,順日研之三日,煉白沙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東吸日華氣一口,冰水一下丸,和氣咽之,服十粒,無疫干也。
關鍵詞:黃帝內經,素問,刺法論篇
岐伯說:無疫發病而不受感染的,是由于正氣充實于內,邪氣不能觸犯,還必須避其毒氣,邪氣自鼻孔而入,又從鼻孔而出,正氣出自于腦,則邪氣便不能干犯。所謂正氣出之于腦,就是說,在屋內先要集中神思,覺得自心好象太陽一樣光明。將要進入病室時,先想象有青氣自肝臟發出,向左而運行于東方,化作繁榮的樹木,以誘導肝氣。其次想象有白氣自肺臟發出,向右而運行于西方,化作干戈金甲,以誘導肺氣。其次想象有赤氣自心臟發出,向南而運行于上方,化作火焰光明,以誘導心氣。其次想象有黑氣自腎臟發出,向北而運行于下方,化作寒冷之水,以誘導腎氣。其次想象有黃氣自脾臟發出,留存于中央,化作黃土,以誘導脾氣。有了五臟之氣護身之后,還要想象頭上有北斗星的光輝照耀,然后才可以進入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