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揚子津
祖詠
才入維揚郡,鄉關此路遙。
林藏初過雨,風退欲歸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礙浦橋。
客衣今日薄,寒氣近來饒。
下列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首聯的“才”與“遙”呼應,才入揚州,就感到鄉關已遠;入題即抒發濃重的離情,簡潔明快,調動了讀者的情緒,起法高妙。
B.頷聯抓住雨霽初晴的特征:上句寫雨后初晴,兩岸的樹木郁郁蔥蔥,一片蒼翠;下句寫雨后風起,為結句的“寒氣”作了鋪墊。
C.頸聯由“明沙岸”引出下句“云帆礙浦橋”,一個“礙”字形象地寫出了浦橋阻礙了詩人遠眺家鄉的視線,體現出詩人悲涼的情懷。
D.尾聯的主要意思是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詩人枯坐舟中,衣衫單薄,更覺雨后的江風寒氣侵入肌骨,不勝其寒。
E.尾聯的“客衣”點明了游子身份,“薄”寫出詩人生活的困窘;“客衣”之“薄”與“寒氣”之“饒”形成了對比,細膩地表達了詩人韶光易逝的悲涼之感。
【錯項】
C.頸聯由“明沙岸”引出下句“云帆礙浦橋”,一個“礙”字形象地寫出了浦橋阻礙了詩人遠眺家鄉的視線,體現出詩人悲涼的情懷。
E.尾聯的“客衣”點明了游子身份,“薄”寫出詩人生活的困窘;“客衣”之“薄”與“寒氣”之“饒”形成了對比,細膩地表達了詩人韶光易逝的悲涼之感。
【解析】
C項,屬語言鑒賞不當(曲解文意),“礙”字形容船多造成的擁擠感,刻
畫出碼頭處于水運交通樞紐地位的特征,而非選項所述;E項,屬情感分析不準,無中生有,“韶光易逝”的情感在尾聯沒有體現。
文章標簽:
揚州
風雨
橋
江火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