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裴回,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白云”“青楓浦”托物寓情。白云飄向遠方,象征游子行蹤難尋;“不勝愁”以虛寫實,使“青楓浦”有了傷別的意味。
B.“扁舟子”借指飄蕩在江湖的游子,“明月樓”是以住處借代樓上的思婦,前后形象一遠一近,思念由遠到近,婉曲有致。
C.中間幾句詩文中的“裴回、不去、還來”以擬人的手法寫出明月有心,伴在思婦周圍的情景,又暗喻愁情悱惻,無法排解。
D.古人有“鴻雁”和“魚”能傳遞書信的說法,詩人使用這兩個典故時依然照用古人的意思,表現出詩人內心的微妙情感。
16.“不勝愁”統(tǒng)領下文,。“愁”在下文有幾方面的體現,請你簡要賞析。(6分)
答
15.D(魚兒出沒也只能使水面泛起波紋,是暗示魚兒不能傳書,沒有沿著古人的意思使用。此題用意在于引領學生務必要讀懂意象,讀懂詩句,這是古詩鑒賞的硬功夫之一)
16.①思念之情:思念遠方漂泊的游子,情感纏綿、深摯。②無奈之情:同一個明月之下,卻是相望不相聞,只愿心隨月光看到夫君。③遺憾之情:古人認為雁、魚能傳書,可這傳說的好事哪里能實現呢?(每點2分,大意對即可。讀詩不能大而化之,此題用意在于引領學生欣賞詩歌時,還須結合全詩去梳理意脈、思索詩人的情思,這是古詩鑒賞的重點)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