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5.(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各題。
登兗州城樓
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
浮云連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魯?shù)钼拧?
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注: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杜甫父親杜閑任兗州司馬。杜甫探親之際,初登兗州南樓而詠此詩。
(1)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點出登樓的緣由和時間,說明自己登樓是在剛來兗州省親之時。“趨庭”用《論語》“鯉趨而過庭”的故事。
B.尾聯(lián)“多”說明深廣,是杜甫登樓遠眺,生起懷古情思的原因。“獨”字表現(xiàn)了杜甫因懷才不遇而產(chǎn)生的孤獨感。
C.詩人從縱橫兩方面,即地理和歷史的角度,分別進行觀覽與思考,從而表達出登樓臨眺時觸動的個人感受。
D.這首詩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前面三聯(lián)中都是實寫,尾聯(lián)由“臨眺”引出思古之意,則帶有虛寫的意味。
(2)這首詩的頷聯(lián)和《登岳陽樓》中的“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相似,請簡要分析其相同點。
答案: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5.【解答】(1)B.“獨”字表現(xiàn)杜甫不忍離去時的“獨”特感受,并非孤獨感。
(2)①意境相同,都是境界廣闊、氣魄宏大;②運用了“連”“入”“坼”“浮”等動詞,富有動態(tài)感;③運用了想象手法,把視覺之外的“海岱”“青徐”“吳楚”融入眼前;④寓情于景,寫景中滲透著詩人的胸懷。
譯文:
我在來到兗州看望我父親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樓放眼遠眺,飄浮的白云連接著東海和泰山,一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這里,魯恭王修的靈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蕪的城池。我從來就有懷古傷感之情,在城樓上遠眺,獨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