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秋八月蕭關道,北風吹斷天山草。
昆侖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將送君,秦山遙望隴山云。
邊城夜夜多愁夢,向月胡笳誰喜聞?
(注)(①唐玄宗天寶七載(748年)八月,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充河西隴右軍試覆屯交兵使,前往河西、隴右(在今陜、甘交界區域)一帶。臨行前,當時在長安的岑參寫了這首詩贈他。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二句通過描寫秋季邊地獨有的景象,表現邊塞的苦寒荒涼,襯托送別的悲涼心境。
B.三、四句寫詩人看到昆侖山南的斜月,聽到胡人吹響的胡笳,視聽結合,強化了詩人內心的凄涼。
C.第六句寫詩人遙望目送友人,但云遮霧障,望而不見,流露出惆悵之情。
D.蕭關、天山、昆侖山用來泛指邊關,構成詩歌廣闊的地域空間,顯示出邊塞詩渾闊的意境。
2、“向月胡笳誰喜聞”和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中的“蕪管悠悠霜滿地”,兩句詩在表情達意上有何異同?請簡要賞析。
答
1、B這兩句詩是詩人想象,并非真的看到、聽到。
2、(1)相同點:都借邊地特有的樂器聲營造寂靜悲涼的氛圍,襯托思念之情。(2)不同點:①岑詩用“向月胡笳”襯托友人對自己的思念,并以問句作結,想象到友人“不喜聞”而不得不“聞”的無奈、悲愁,加重了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②范詩用“蕪管悠悠”襯托成邊將士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再以“霜滿地”烘托,突顯出將士們久成邊地的悲苦心境。
翻譯
涼爽的秋天,八月里,蕭關一帶的道路蕭索冷落,呼嘯的北風吹斷了天山上的枯草。昆侖山南邊的月亮快要西斜時,胡人向著月亮吹響了胡笳。在胡笳的哀怨聲中我送你遠去,站在秦山遠望著隴山上那凄迷的云彩。那邊城地區的夜里多有思鄉而哀愁的夢,向月而吹的胡笳聲誰還會喜歡聽呢。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