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鸛雀樓》是盛唐詩人王之渙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里于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后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
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白話譯文
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著大海滔滔東流。
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景,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基本含義
要想看到無窮無盡的美麗景色,應該要再登上一層樓。
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要想在某一個問題上有所突破,可以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審視它。
出自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出自唐朝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全詩是“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p>
物理原理
人要想看見物體,就要有光線進入人的眼睛。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地球是球體,要想看得越遠,就得站得越高。
關鍵詞: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