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偶徇一官偷祿計,便懷千里長人①憂。
桑間舉箔蠶初繭,隴上揮鐮麥已秋。
更喜風雷生北極,頓驅云雨出靈湫。
從今菽粟非虛禱,會見甌窶②果滿算。
【注】①長人:指居上位者,做百姓官長。②甌窶(ōu ja):狹小的高地。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說自己偶然處置了一個竊取朝廷俸祿的官員,便生出對官場的憂慮之情。
B.農人有的編織竹匾供蠶結繭,有的揮鐮收麥,字里行間透出作者的喜悅之情。
C.頸聯的“更”字表明詩人對農人忙于農活是喜悅的,對響雷下雨更覺喜上加喜。
D.尾聯“禱”字透出詩人對農業豐收的渴盼,“非虛”二字是說他的愿望終將實現。
16.清初文學家褚人獲評此詩曰:“憂喜之間,盡見儒者情懷。”請結合詩的內容對此作簡要分析。(6分)
答
15.A【解析】“徇”是謀求之意,“偷祿”是尸位素餐之意,這里是詩人的自謙之辭,說自己偶然求得一官,使心憂百姓生計。
16.①詩人之憂,是憂百姓生計。詩人剛一做官便心憂天下百姓的生計,這種“憂”正是儒家積極入世、自覺擔當的情懷。
②詩人之喜,是豐收之喜。蠶結繭、麥已熟,豐收代望,好雨適時而至,可助寂粟生長,令詩人欣喜不已。這種“喜”正是儒家“宮民”“足民”“制民之產“思想的體現。
③詩人憂以天卜,樂以天卜,始終心系蒼生,以民為本,盡顯儒者情懷e
(每點2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