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聲
井上梧桐暗,花間霧露晞。
一枝晴復暖,百囀是兼非。
金屋夢初覺,玉關人未歸。
不堪閑日聽,因爾又沾衣。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詩托物言志,看似以“鶯聲”為描寫對象,實則表達對特定人群的同情。
B.詩歌開頭寫景,樹暗、露晞、日暖等,為黃鶯的鳴唱提供了適宜的環境。
C.頸聯中“金屋”“玉關”對舉,點明了筆下人物的身份、處所以及遭遇等。
D.尾聯描寫人物心理和行為,“不堪”“沾衣”揭示了思婦內心強烈的痛苦。
16、頸聯中“百囀是兼非”一句在詩歌結構方面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答
15、A.“本詩托物言志”錯誤,本詩以鶯聲喚醒思婦的夢,表達思婦懷人的痛苦之情,不是托物言志。
16、①照應題目,點出“鶯聲”;②鶯聲并無“是”““非”,而是人的主觀感受,自然引出后邊詩句對人的描寫;③交代了“不堪聽”“沾衣”原因,為尾聯抒情蓄勢。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