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寄陸放翁①
謫仙狂客何如?看來畢竟歸田好。玉堂無此,三山海上,虛無縹緲。讀罷《離騷》,酒香猶在,覺人間小。任菜花葵麥,劉郎去后,桃開處、春多少②。
一夜雪迷蘭棹。傍寒溪、欲尋安道③。而今縱有,新詩《冰柱》,有知音否?想見鸞飛,如橡健筆,檄書親草。算平生白傅風流,未可向、香山老④。
【注】①此詞為陸游歸居山陰后劉過所寄贈答詞。劉過為陸游晚輩,二人同有整頓乾坤、誓斬樓蘭的英雄氣質和身在江湖、心憂天下的愛國情懷。②劉禹錫《再游玄都觀》中有“桃花凈盡菜花開”句,以“桃花”喻弄權的小人。③安道,指戴安道。東晉書法家王子猷雪夜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即夜乘小船尋訪。④白居易晚年篤信佛教,常住洛陽香山寺,自號“香山居士”。
15.下列對本詞內容理解、藝術特色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闕主要鋪敘歸田生活,先以一“好”字寫總體感受,接著從快樂程度、生活情趣等方面分別表現歸田生活的樂趣。
B.上闕最后三句意思是任菜花葵麥之地開出桃花,增添春色,似是看破世事的無奈之語,實為對朝廷無可奈何的反話。
C.下闕前兩句,以戴安道比放翁,以王子猷自比,既表現詩人對陸游的思慕,欲至山陰拜訪,也暗含希望陸游出山之意。
D.全詞構思新奇,筆力雄健。語言樸素通俗,但寓意深微;多用典故,擴大了詞的容量和內涵,大大提高了詞的表現力。
16.本詞上闕極力鋪敘歸田生活之“好”,為何結尾處又希望陸游“未可向、香山老”?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6分)
答
15.(3分)D“語言樸素通俗”錯。本詞多用典故,語言深沉典雅。
16.(6分)
①詞人了解陸游無法忘懷收復中原、一統(tǒng)江山的理想,“看來畢竟歸田好”中“看來”、常讀《離騷》都表明歸田對于陸游來說可能只是“看似”很好,陸游其實并不能完全
放下世事,仍如屈原一般關懷祖國的命運。(2分)
②詞人欽慕陸游的文韜武略,又與陸游同有心憂天下、整頓乾坤的愛國情懷,認為他當親草檄書,報國殺敵,而不應當在歸田中了此一生。(2分)
③上闕極寫歸田之樂,實際是運用反襯手法,“歸田之樂”渲染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現放翁不甘退隱、志在報國、至老弗渝的愛國情懷。(2分)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