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
劉攽
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①。
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注釋】①夢余:夢醒之后。
14.對于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詩的第一句寫了雨后初晴,詩人從夢中醒來見到的生機十足又寧謐生動的圖景。
B.詩人午睡醒來之后,雖然只見到雨后的綠樹,但可以想見寧靜恬適的心境卻是非常好。
C.青苔滿地,表明已陰雨多時,此時天放晴朗;詩人白天進入夢鄉,睡醒后發現四周無人,只有濃濃的綠蔭。
D.詩人的情感有久雨初晴后的喜悅,有四周無人的孤獨,亦喜亦憂,復雜跌宕。
15.本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結合詩句加以賞析。
答:
14.D項,沒有“孤獨”,“憂”的情感。故答案為:D。
15.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將南風人格化,只有南風是舊日相識,直接推開門,又兀自翻書。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春風的直爽可愛及與人的親近,表達了詩人對南風以及初晴天氣的喜愛。
分析:詩人把南風寫成是一個十分詼諧而又善于戲謔的老朋友,他偷偷地推開了門,闖了進來,還裝作愛讀書的樣子,正不停地翻著書。詩人為讀者種了一株詩苑“惹笑樹”,令人讀后忍俊不禁,發出爽朗的笑聲。其實,這樣寫并非詩人首創,發明權當屬唐人,薛能的《老圃堂》有“昨日春風欺不在,就床吹落讀殘書”,李白的《春思》有“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詩人融薛、李詩句于一爐,經過錘煉鍛造,又添上絕妙的“偷”字,表達效果遠遠超過了原作。這絕不是“偷”,而是創新。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