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獨坐(節選)
(唐)王維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夜深
(宋)周弼
虛堂人靜不聞更,獨坐書床對夜燈。
門外不知春雪霽,半峰殘月一溪冰。
14.兩首詩均寫了夜景,下面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王詩寫的是“秋夜”,寫了山中果落、燈下蟲鳴的景象;周詩寫的是“春夜”,寫了初春時節春雪初停、殘月掛山、溪水成冰的景象。
B.王維的詩描寫的是動景,周弼的詩描寫的是靜景。
C.《夜深》前兩句,按正常的順序,應是“獨坐書床對夜燈,虛堂人靜不聞更”。現在倒過來,先寫感覺,后寫感覺的主體,正是為了突出夜深人靜的環境氛圍。
D.“春雪霽”,溪成冰;“不知”二字,寫出詩人久讀后起身開門四望的瞬間感受,也透露了詩人夜讀后超然物外的心情。
15.兩詩中均有“獨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請你簡要分析。(6分)
答
14.D超然物外錯誤。
15.王詩寫的是悲涼孤獨的心境:一、二句寫詩人獨坐的孤寂和歲月流逝的悲涼,即感嘆人生易老;三、四句寫草木昆蟲零落哀鳴,更添悲哀。周詩寫的是寧靜安適的心境:一二句寫詩人獨坐燈下苦讀,不覺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變化襯托了詩人夜讀時的投入和專注。周詩從“虛堂”、“殘月”也可見其無人相伴的孤獨。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