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碧軒作呈使君少隱時欲赴召①
我本山中人,尺一②喚起趨埃塵。
君為邊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
朝來爽氣如有期,送我憑軒一杯酒。
丈夫已忍猿鶴羞③,欲去且復斯須留。
西峰木脫亂鬟擁,東嶺煙破修眉浮。
主人愛客④山更好,醉里一笑驚蠻州。
丁寧云雨莫作厄,明日青山當送客。
[注]①此詩是詩人受皇帝征召前所作。時詩人正流落湖南,居紫陽山,深感國勢危急。少隱,趙少隱,詩人的朋友。②尺一:
天子的詔書。③猿鶴羞:隱士復出,愧違初志。④主人,趙少隱;客,指詩人。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的前四句,詩人把自己和友人的不同心態作比,詩人的友人在官場,卻喜歡山林。
B.詩的第五、六兩句寫早晨清新的氣息好像有約定,就如給詩人送來一杯酒一樣爽心。
C.詩的第七、八兩句勸勉友人要隱忍內心的羞愧,不要留戀,趕快去響應朝廷的征召。
D.詩的第九、十兩句中分別用發型和眉毛比喻西峰的落葉和東嶺飄散的煙霧,生動形象。
2.簡要分析詩的最后兩句“丁寧云雨莫作厄,明日青山當送客”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答
1.C.“詩的第七、八兩句勸勉友人要隱忍內心的羞愧”錯誤,“丈夫已忍猿鶴羞”是詩人自己表示要隱忍內心的羞愧,去響應朝廷的征召。
2.詩人叮囑云雨不要耽誤自己的行程,還邀請青山一起送別自己。這兩句運用擬人手法,富有趣味,表達了詩人希冀旅途平安,以及對報效國家的期待。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