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唐朝為界,唐朝以前的詩歌是古體詩,唐朝以后的詩歌是近體詩。從廣義上來說,絕句、律詩、排律這些講求格律的詩體是近體詩,除此外的古風、樂府詩等均屬于古體詩。一般根據每行的字數和句數;是否押韻;是否遵從平仄規律和是否對仗來劃分古體詩和近體詩。
近體詩一般是五言和七言,而古體詩則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等,像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就是雜言,此詩中四、五、六、七、九言混雜,屬典型的古體詩。
一、在字數上和句數上
近體詩的句數相對是固定的,絕句有四句,律詩有八句,排律句數不固定,但要10句以上。關于每句字數,近體詩也相對是固定的,每句五字或七字。
而古體詩要自由的多,句數、字數均不固定,每句幾字都有可能,每詩幾句也都有可能,可謂變化多端,沒有固定的規律。
二. 押韻方面
近體詩嚴格用平聲韻,不能出韻,也不能中間換韻,必須一韻到底。
而古體詩用韻則寬的多,可以用平聲韻,也可以用仄聲韻,甚至可以在一首詩中平、仄韻同用。用韻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中間換韻,甚至可以句句用韻,如柏梁體。
三. 平仄
近體詩必須嚴格遵照平仄規律,句內平仄相間,聯內兩句平仄相對,聯間平仄相粘。
古體詩對平仄沒有任何規定,可以完全不用考慮平仄的問題。
四. 對仗
近體詩中的律詩要求中間兩聯對仗,排律要求除首、末兩聯外的其他各聯均要對仗。
近體詩則無對仗方面的要求,當然古體詩對仗也是可以的,但只是作為一種修辭方法,而不是強制要求。
古體詩和近體詩區分賞析《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以上兩首詩中,《望岳》屬于古體詩,《登岳陽樓》屬于近體詩,《望岳》不是五律,而《登岳陽樓》是五律。
王勃《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這首詩是典型的古體詩,用韻自由,前四句用的是仄聲韻,后四句換韻,用的是平聲韻。而在近體詩中是不允許這么用韻的。
關鍵詞: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