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難忘·山家
(清)吳偉業
村塢云遮,有蒼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連石穩,苔徑逐籬斜。文木幾,小窗紗,是好事人家。啟北扉,移床待客,百樹梅花。
衰翁健飯堪夸。把癭尊①茗碗,高話桑麻。穿池還種柳,汲水自澆瓜。霜后橘,雨前茶,這風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爛熳生涯。
[注]①癭尊,即癭樽,用癭瘤狀木根所制的酒杯。
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詩前三句,移步換形,用白描之筆富有層次地描繪了山家四周的環境和景物。
B.文木制作的幾案,飾著窗紗的窗戶,詩人認為,山翁是個富于生活情趣、熱情好客的雅士。
C.詩人以“癭樽”突出了山家風味,以“高話”傳達了山翁健談的神采。
D.山翁以經霜后的甜橘、谷雨前采的新茶款待,詩人覺得風味極佳。
6.請賞析上片的寫景藝術。
答
5.D. “……新茶款待,詩人覺得風味極佳”錯誤。“霜后橘,雨前茶”是山翁和詩人“話桑麻”時高談自己收獲的喜悅,贊嘆自己產品味道清佳,并非用“橘”和“茶”來款待詩人,也非詩人覺得味佳。
6.寫景藝術:①由遠及近,由外到內。從村塢、山家到室內,步移景換。②意象豐密,色彩和諧。“蒼藤老干”“翠竹明沙”構成明凈清幽之境。③以動寫靜,動靜結合。如“苔徑逐籬斜”。
【分析】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首句“村塢云遮”寫由下仰望山上,人家村落在白云繚繞中依約可見。接著兩句是寫稍近些看到的青青的藤蔓纏繞著老樹,翠綠的修竹映襯著溪邊的白沙,色彩鮮明可愛。漸行漸近,就可以看到一幢房子依水傍石,穩穩地臨溪而立,一條生滿青苔的小徑沿著籬笆斜伸過去。以上幾句,移步換形,用白描之筆富有層次地描繪了山家四周的環境和景物。自“文木幾” 以下,開始寫走進隱士家中所見。文木是質地極密、色黑而無紋理的一種高級木料。室內陳設著文木制作的幾案,小巧的窗戶飾著紗,說明主人雖在山野也十分講究,讓人感到他是個富于生活情趣的雅士。以上幾句由遠及近,由外到內,從村塢、山家到室內,步移景換。
上片寫景,選擇了很多意象,有“村塢”“蒼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石”“苔徑”“籬”等等,意象豐密,色彩和諧,構成以一幅明凈清幽的圖畫。
“蒼藤老干,翠竹明沙”等描寫老樹與翠藤,修竹與白沙,都是靜態景色,而“苔徑逐籬斜”則描寫夕陽中竹籬的影子在苔徑上逐漸傾斜,既反映了時間的推移,也化靜為動,以動寫靜,表現了小院的清幽寧靜。與前句動靜結合。構成了優美清幽的畫面。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