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偓①
莊南縱步游荒野,獨島寒煙輕惹惹。
傍山疏雨濕秋花,僻路淺泉浮敗果。
樵人相見指驚麏②,牧童四散收嘶馬。
一壺傾盡未能歸,黃昏更望諸峰火。
【注】①韓偓:晚唐詩人,本詩寫于唐末各種勢力頻繁相爭之時。②麏;同“糜”,即獐子。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首句“縱步”一詞描繪出平日里閑適灑脫、陶醉于自然美景、在荒野中悠閑漫步的詩人形象。
B.頷聯用疏雨、秋花、敗果幾個意象,營造出秋雨中凄冷蕭瑟的氛圍,增添了詩歌悲涼的色彩。
C.頸聯中的“驚麏”“嘶馬”意蘊豐富,既為眼前所見,又語帶雙關,暗示了當時的社會狀況。
D.作品以“閑步”為線索,首句入題,然后描繪閑步所見景象,最后落筆于詩人自身,層次井然。
15.詩的最后兩句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6分)
答
14.(3分)A(形象理解有誤,應是“平日里抑郁煩悶、縱步于荒野、欲在自然中排遣苦悶的詩人形象”。)
15.(6分)詩人飲完一壺酒,仍無意歸家;黃昏時分又遠望諸峰,看是否有烽火燃起。(2分)表現了詩人內心無法排遣的苦悶(2分),對時局的憂慮(2分)。
關鍵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