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曾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你知道有哪些關于重陽節尊老愛老的詩句嗎?
1、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2、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文森《九日》
3、重陽過后,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后》
4、腸斷裂,搔首一長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5、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6、平原草枯矣,重陽后、黃葉樹騷騷。——納蘭性德《風流子?秋郊即事》
8、中心愿,平虜保民安國。——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9、紫萸一枝傳賜,夢誰到、漢家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10、今日潘懷縣,同時陸浚儀。——杜甫《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
11、采采黃金花,何由滿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參》
12、簾櫳昨夜聽風雨,都不似、登臨時候。——潘希白《大有?九日》
13、問秋香濃未,待攜客、出西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14、算明朝、未了重陽,紫萸應耐看。——吳文英《霜花腴?重陽前一日泛石湖》
15、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6、重陽初啟節,無射正飛灰。——陰行先《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7、詩成合座皆珠玉,歸去遲遲滿落霞。——沈輅《九日登高臺寺》
18、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陰行先《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9、帽墮笑憑纖手取。——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20、風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重陽節敬老愛老詩詞1、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唐 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
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
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九九重陽節敬老詩句大全
3、慈烏夜啼
唐 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
4、燕詩示劉叟
唐 白居易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里,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九九重陽節敬老詩句大全
5、送母回鄉
唐 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6、西上辭母墳
唐 陳去疾
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
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
7、步虛
唐 司空圖
阿母親教學步虛,三元長遣下蓬壺。
云韶韻俗停瑤瑟,鸞鶴飛低拂寶爐。
九九重陽節敬老詩句大全
8、十五
宋 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9、思母
宋 與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不見丁寧囑早歸
10、憶母
明 史可法
母在江之南,兒在淮之北。
相逢敘夢中,牽衣喜且哭。
關鍵詞: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