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哥帶你一起探索中國文化的源頭《易經》
第二篇 解讀《易經》六十四卦
· 第三十二講、謙卦:低調謙遜事業成
謙者,言之兼也。言,謙虛要有語言來表達,不用語言表達別人怎么知道你的謙。兼就是兼人,即要想到自己講的話能夠適合別人,站在別人的立場也講得通,不是只想著自己的想法,要能夠兼人。那么如何從這六根爻里看到謙呢?內卦是艮、是山,外卦是坤、是地。山在地下,山本來應該在地上,是高高在上,現在反而在地下,這不是謙虛嗎?這個卦只有一根陽爻,九三也是主爻,這根陽爻在的位置多半是不好的,但是在謙卦里,這根陽爻是謙的主體,本來第三爻是驕傲的,由于謙,驕傲轉化成謙虛了。這是很重要的一爻。一般來說,一個卦中只有一根陰爻或一根陽爻,處在第二爻或第五爻的話,不是這根陰爻如何對付另外五根陽爻,就是這根陽爻怎么另外處理五根陰爻。而現在這個卦里,九三是唯一的陽爻,但三多兇,所以它不是處理與這五根陰爻的關系,而是怎樣盡其努力去達到謙的目的。
謙。亨,君子有終。
卦辭是“亨,君子有終”,講的是主爻九三,因為全卦只有這一根是陽,其余五根是陰,所以跟九三有關。“亨”是溝通,要了解,什么時候該謙,什么時候謙過分了,了解很重要,不要讓你的謙虛用得不得當,謙虛不得當就是虛偽。“君子”,第三爻是陽爻,為君子。為什么講“有終”?這里沒有說“無始”,其實講全了應該說“無始有終”。開始的時候也許大家誤解,不了解,因為你謙虛,到后來就發現你真有才能,是謙虛,所以有好結果。故“有終”就是謙到最后,大家會了解你、賞識你,有好結果。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初六因為在地下,所以說“謙謙君子”。謙是君子德,不是小人德。這個卦里用了兩次君子,卦辭里說君子,針對的是九三。“用涉大川”,其他卦都是說“利涉大川”,只有這里是“用”字,用什么呢?用謙可以渡過危險。遇到任何危險的時候,謙可以使你渡過難關。
六二。鳴謙,貞吉。
六二“鳴謙”, “鳴”就是鳥叫,也就是講出來了,有聲音了,這說明謙要表達出來。還要把握正道,“貞”是謙道,才會吉。謙虛不表達,誰知道你謙?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九三為主爻,這一爻很重要。“勞謙”, “勞”就是辛勞,就是工作努力;“謙”要能勞,這是君子之德,“有終,吉”。為什么用“勞”字?謙虛是一種德,不是后退,也不是無能,而是要去工作、去任勞。九三要去工作,要為人類做貢獻,而且任勞任怨,這是謙最重要的解釋。舉個例子,現在有些學校的學生,會每天提早到班級,打掃班級衛生,這就是勞。沒有人要求他做,他也不表示他做了什么工作,就是自己感覺需要做,他不以為自己的勞是工作,這是謙的最大表現。可見,這個爻很重要,九三本來是壞的,勞本來是不好的,如勞苦,但是在這里把勞字轉化了,變成了正面的意思。
六四。無不利,撝謙。
六四“無不利”,說明這一爻很好,好在這個“撝謙”, “撝”的意思就是做,如何行謙,如何表達你的謙,是對上對下都一樣的。對上能謙,這不稀奇,它比六四高。在職場,你對你的主管很謙虛,因為你不想他對你不好,你對有學問的人很謙虛,這也是應該的,但對下也要謙,對比你低的人能謙,才是真正的謙。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六五是君位,上下兩個都是陰爻,“不富以其鄰”,君主不要以為自己富有,他的富有不要靠別人。“以其鄰”就是靠別人。這就是說,他的富有要靠自己,不要靠別人。謙是不要寄托在別人身上,要自己謙,在內心謙。不管你有錢沒錢、有權沒權,謙就是謙。“利用侵伐,無不利”,侵伐是戰爭,是不好的,但是謙可以用在戰爭上,“無不利”。兵法說“驕兵必敗”,如果謙虛的話,顧慮周全,反而會勝。也就是說,如果你把謙用在戰爭上,就會消滅戰爭,不再從事戰爭,這就是老子講的“慈故能勇”,將慈用在戰爭上,就能化解它。所以,謙還可以用在兵法戰爭上。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六二是“鳴謙”,那是在地下,到了上六,則是在天上“鳴謙”,那是天道的謙。關于天道,老子就說天能夠幫助萬物生長,從來沒有說自己多么偉大,不強調它的功勞,這就是玄德。它做任何事不居功,“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所以,天道的謙,不是謙虛,是自然的。有這種謙,“利用行師,征邑國”,都可以。這就是孟子講的“仁人無敵于天下”,即使去征伐暴君,該國的百姓也會認為你是去救他們的。這就是仁者之謙。
謙卦六爻講完了,孔子對謙卦的分析,有幾句話我認為很好。《彖傳》說謙有四個益處:一是“天道虧盈而益謙”,盈過分則使它虛,虛過分則使它盈,天道是盈虛平衡。二是“地道變盈而流謙”,地道也是一樣的,地處最下的地方,水往低處流,地道是講謙的。三是“鬼道害盈而福謙”,這是什么意思?從前鄉下人給他們的孩子取“阿狗阿貓”的名字,因為阿狗阿貓不好,鬼神也不會來找他們麻煩。有時候小孩子出門要在臉上涂一些臟東西,因為太漂亮了會招惹鬼神,這是一個傳統的世俗的看法。我們都說丑小子、丑丫頭,現在則不行了,你要是喊一個小女孩丑丫頭,她肯定很不高興。現在和古代不一樣了,古代迷信嘛,生怕鬼神嫌你高傲、漂亮,會找你麻煩。現在不一樣了,孩子從小就訓練得非常有才能,到處表演。四是“人道惡盈而好謙”,人道就是人的心理,學心理學的就知道,一個人驕傲,別人肯定不太喜歡你,一個人謙虛就得人心。接下去還有兩句話我也很欣賞:“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謙是卑,但是它是尊,有光。它雖然在最低的地方,但是我們沒有辦法超過它。就像地在我們下面,它很謙虛,我們可以隨便踩,我們人的力量卻沒有辦法超過地。地對萬物的功勞,哪個人能比?哪個君王能比?這就是謙。
我們先看這六根爻的總結:
第一爻,要把自己放在最低的地方。
第二爻,要講出來,能夠使人感應。
第三爻,要做勞苦的工作。
第四爻,謙不只是對上,對下也謙。
第五爻,謙不是退讓,是進取的。
第六爻,謙的光輝,可以照明天下。
曾有人說西方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謙,當時我信以為真。但是后來發現,他們也有讓,如車道上的讓字,他們都遵守,不是我們的謙,不是外在的禮貌,是內心的德行。很多人把謙當成禮貌,因此很多人就利用謙來達到目的。真正的謙,我認為有三種,第一種,謙是很有學問但是非常友善,不驕傲。第二種,是把自己看得很低,這是我真正要強調的,想想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在宇宙間,人真的是太渺小了,像愛因斯坦多偉大,但他說他所知道的真理是大海里面的一片貝殼,他說這句話是謙虛,是真正了解到人類知識的有限。
第三種,是根本沒有謙虛的觀念,只知道為人做事情,就是任勞任怨,不為了什么。不是把謙虛當道德,不是要表現自己有道德才謙虛的。
講到這里我又想到一首詩,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所以謙虛有可能被利用,經不起考驗。謙虛要從頭到尾,不知道自己謙,那樣的謙才是真正的謙虛。不要把謙虛當成一種道德去表現,要去做實際為人服務的事。在美國有很多中國學生會抱怨,說我們的傳統教育要我們謙虛,可是到美國來,謙虛卻使自己遭殃,在課堂上老師提問的時候,美國學生舉手很快,但我們中國學生都在謙讓,老師就不知道我們是謙虛,我們很吃虧。
其實,謙是一種內在的德,而不只是外在的禮貌或謙恭而已。謙的德,有兩個特質,一個是無為,無為就是沒有目的,有目的的謙就是有陰謀。第二個就是很自然。老子說“道法自然”,道是給萬物空間,給別人空間,自己也有了空間。所以人與人之間不要互相排斥,大家互相給空間,這是自然的。有這兩個德之后,就是無為而自然。這是后來老子拿去用的。那么,謙有什么作用?有。我們說謙是進,是有作用的,不是一味退讓。它的作用我講三點:第一個是由內到外的反射,謙是內在的,但是反射出去,不是說向外追求,是反射,這是莊子講的。莊子認為謙就像水平面,你在水上就會照到自己,水如果不平,不能照到自己。水平是內在的,謙是內在的平靜,但是它可以反射出去,有作用。第二個,它是由下往上提升,《老子·第八章》講“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水是往地下走,處下,但是利益萬物,是有作用的。第三個,水是最柔和的,水放到方的杯子里就是方,放到圓的杯子里就是圓,很有柔性,用刀去刮它,它讓你刮,但是你把刀抽出來,它又恢復原狀,很有柔性。謙就是非常有柔性的。
謙的特性是無為、自然。接下來我要講謙的運用,是運用,不是利用,因為利用是有目的的,是手段,運用是自然的、無為的。謙卦是進不是退,也不是無能。所以要講運用。老子是講運用,謙也是講運用;但同時又講無為自然。以老子的理論來講,第一,謙是要避風頭,“避其光”,光芒不要太顯露,表現自己,人家就妒忌,都跟你爭,所以老子說“不敢為天下先”。第二,如何守。守就是守成,守成很重要,馬上得天下,但是不能馬上治天下,這是陸賈對劉邦說的。治天下,要懂得守,老子說“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道雄,雄就是爭,但是你要守在雌的地方把握,不要在雄的地方跟人家爭。雄和雌的對立要注意,表面上是雄和雌的對立,但不是對立的,雄是一面的,雌是全面的。“知其白,守其黑”,西方哲學就是“知其白”,邏輯要非常清楚,但是中國哲學要“守其黑”,在黑的地方守住,禪宗也好,老子也好,都是守黑。怎么守,“守”是得,“知”是用,守就是謙。
陸賈
第三,如何退。退很重要,軍隊只知道進不知道退,是很危險的。所以師卦說“師左次”, “左次”就是屯兵,不是退兵,而是懂得停在那里。老子講“功遂身退,天之道”,功成了,要知道退,不要占著那個位置,這是天道的原理。任何事情發展到最高,功成了,要自退。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大家都知道孫中山先生革命成功了,推翻清政府,但他不愿意做總統,讓給了袁世凱,但袁世凱不知道退,做總統以后還想做皇帝。第四,如何進。老子說“進道若退”,雖然講退,實際上是進。老子說“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你要想領導人民,就要謙虛,把自己放在后面,人民才會很高興,感覺是自己走的路,而不是拉著他們、強迫他們走。這其實就是進。所以,謙在我們生活中的運用有這四點,都是老子哲學,老子把《易經》謙卦的智慧完全發揮在政治和人生的運用上。
關鍵詞:猴哥帶你探索易經